本报郑州1月25日电(记者刘先琴)截至去年底的统计,河南全省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达到1218种,实现工业增加值227亿元,利税82亿元,全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35%以上。从刚刚结束的河南省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工作会议上获悉的这组数字,的确令人振奋。
近年来,河南科技工作按照“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加强基础研究”三个层次的部署,使科技成果大批涌现并加快向生产力转化的规模及速度。自1990年以来,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值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递增。在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高效节能与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建成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开发了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初步形成了一些具有河南特色的高新技术优势产业。通过政策引导,综合集成,初步形成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在重点建设郑州、洛阳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同时,相继批准建设了新乡、濮阳等6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封、驻马店等10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一批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发挥高新技术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步伐,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在工业方面,利用微电子技术对传统工艺和设备进行改造,实现了工艺流程中的自身控制和智能控制,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郑州中显公司研制出的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等离子平板彩色电视机功能样机,河南师范大学与环宇电源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镍氢电池直封工艺”,都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农作物种植方面,运用基因工程技术选育出的一大批农作物新品种,为农业丰产丰收作出了贡献;在农产品加工方面,运用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开发出了一大批高附加值生物技术产品,使传统加工企业的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日前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至2002年,省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的贷款贴息。